江苏省农科院召开亚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
2020-11-16 14:26:22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带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年近80岁的时代楷模赵亚夫,如今仍然奋斗在为农民服务的一线,他的“亚夫精神”正影响着更多的农业科研工作者在乡村振兴中勇挑重担,在服务“三农”中争当先锋。11月13—14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句容市赵亚夫事迹馆召开亚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暨2020年亚夫科技服务项目启动会,会上,公布了亚夫科技服务标志LOGO。
为更好地传承亚夫旗帜,把亚夫体系建设、亚夫专项实施好,用科技助力江苏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会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易中懿表示:要坚持科产融合,统筹优质资源,提升引领区域农业发展创新能力;要坚持分类指导,强化精准对接,增强体系技术推广服务能力;要坚持示范引领,塑造典型标杆,发挥辐射周边农业增效带动能力,传承践行好“亚夫精神”;要坚持重点突破,推进攻坚扶贫,整合项目增强农业产业发展能力。
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倪国强说,安排专项资金设立亚夫科技服务项目,就是要支持和鼓励省农科院系统建设亚夫科技服务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三农篇”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财政支撑。同时也希望以亚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亚夫科技服务项目实施为契机,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效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推动我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用科技引领江苏农业“走在全国前列”,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省农科院接续传承“亚夫精神”、高举“亚夫”科技服务旗帜,自2020年启动亚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融入乡村,贴近农民”为目标,以“重心下沉、注重实效”为原则,成立亚夫科技服务专家团、组建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遴选亚夫科技特派员、实施亚夫科技服务项目,积极探索“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相统一、专职推广与兼职服务相结合、科研院所与推广部门相协同”的推广服务新机制,聚焦我省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八个千亿级特色产业,统筹全院系统科技资源,精准服务地方优势特色产业,为服务江苏“三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更大的科技支撑作用。
据介绍,2020年度启动的亚夫科技服务项目共有31个,围绕江苏优势特色产业,组织实施优质稻米、生猪养殖、绿色瓜菜、经济林果(桃、梨、葡萄、草莓等)、稻田综合种养、特粮特经(鲜食玉米、豆类、甘薯等)、健康畜禽、休闲农业等科技推广服务项目24个,农村实用技术科普丛书、长三角乡村振兴联合服务团、亚夫科技服务云平台等项目7个。目前,省农科院已在灌云、丰县、新北等地建了4个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遴选出亚夫科技服务特派员8位,兼职特派员27位。下一步,还将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构建科学高效运行机制、加强亚夫项目实施管理、加大亚夫科技服务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
时代楷模赵亚夫认为,为农服务要有真感情,要真心实意热爱农业,把农民群众当成知心朋友,才能真正融入到农民群众中去。他号召所有农业科技工作者,到农村去,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传播农业科技,转化科技成果。
“亚夫精神”在不断传承,不光有农业科研工作者,还有农民,来自句容市白兔镇张峰良品家庭农场农场主张奎峰就是其中之一。在省农科院的科技帮扶下,他建立了从葡萄种植到销售绿色标准化生产模式,并自发开设“田间课堂”,无偿为农民传授绿色种植技术,带领他们一起致富。“目前我那30亩葡萄园已经进入良性循环,今年亩均效益达3万元,与我对接的农户收入比以往提升30%以上。”张奎峰说。(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