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
江苏省丹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丹阳司徒香草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丹阳市司徒镇人民政府内
电话:0511-86209608
江苏省丹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位于丹阳市西部,根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司徒镇人民政府联合规划设计。2009年10月创建,2011年5月被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园区。2015年园区建设情况测评被评为省级优秀产业园区。2017年10月,成功创建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园区目前发展特色: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园区聘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制定了符合我市经济社会与农业发展的园区建设规划,确定了以粮食为主导,经济林果为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园区总面积17.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4万亩,涉及丹阳市司徒、延陵、珥陵等三个乡镇,形成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级功能层次结构。核心区总面积6.2万亩,位于司徒镇(6万亩)和珥陵镇(0.2万亩)。示范区总面积11万亩。辐射区为丹阳市除核心区、示范区以外的11个镇区范围。园区整体空间布局为“一心、三园、一带、两区”。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创优。园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4%。园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家,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1家,年研发投入2000多万元。园区与日本、澳大利亚、荷兰、德国等8个国家的10余个科研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功实施引智项目13个。 园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合作,建设国家长江中下游农业综合实验站;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成立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丹阳试验站;以康乐农牧为依托,建成国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场;与美国奥斯汀州立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珍稀苗木展示基地。依托省农科院在技术、品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桃树避雨栽培、蔬果新品种新技术攻关等。结合示范园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大力推广设施蔬菜温控栽培、水产蔬菜花卉的物联网和监控、蓝莓土壤改良、草莓高架栽培和水蜜桃套袋保鲜技术、葡萄避雨设施、茶园防霜、水稻测土配方、发酵床养殖等实用新技术25项。
三是坚持富民强农。园区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宗旨,依托园区良好的产业基础,着力培养农业龙头企业,园区已吸引各类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6家、家庭农场43家。培育全国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1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镇江市农业龙头企业11家。园区入社农户占比90%,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6%。实行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效益。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产品10个,有机认证的农产品9个。代表产品有:丹星牌系列面粉、丹玉牌香醋、鑫品牌茶叶、杏虎村水蜜桃等。2018年园区种植、养殖业全年产值6.2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全年产值17亿元,带动园区及周边农户6.2万户。核心区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
四是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园区坚持生态第一,全面实施绿色标准,大力推广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测土配方施肥、物理杀虫、秸秆还田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畜禽粪污增值利用模式、种养加产业链延伸模式、立体种养复合循环模式、农田流失养分利用模式等新技术、新模式,推动6.6万亩绿色优质水稻基地建设。通过规范养殖粪污和生活污水排放,农药、化肥施用量零增加,从源头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并通过农田流失氮磷生态拦截工程和以农田防护林、生态隔离带为主的农田生产保护工程的实施,净化项目区水体和空气,有效改善示范园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绿色防控面积占比达55%,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98%。
园区建设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通过产业链延伸,促进上下游资源整合,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优质粮食基地生产。采用粮牧循环模式、物联网+模式,开展2000余亩粮牧循环基地二期建设,有效消纳养殖废弃物,粪污还田率96%以上。依托示范园生态环境优势和产业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逐步打造果林花苑创意休闲板块、滨湖生态康养度假板块、丰水林田农业科普板块、曲阿名茶文化游赏板块,重点突出3700亩有机茶业、4000亩生态经济林果特色产业。
二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园区对外形象,进行园区形象ID和品牌LOGO设计,加强多渠道的宣传与推介,为园区品牌创建提供有效服务,营造品牌培育、发展与保护的良好环境。策划实施杏虎“桃花节”,以农业节庆活动为引擎,通过注入文化内核,打造节庆吸引力,实现杏虎村1500余亩水蜜桃增值增收。通过挖掘资源优势、推进技术创新、提升品牌意识、加强品牌认证等手段,加强线上线下宣传,打造出一批富有丹阳特色、市场知名度高和竞争力强的,如杏虎村蓝莓、猕猴桃等农业品牌,对品牌建设实施奖补政策。力争农产品品牌化率92%,三品认证比例65%。
三是提升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园区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即将建成的集成物联网技术、可追溯平台、智慧办公、农业大数据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提升服务能力。在屯甸村新建300平米农产品销售展示厅,搭建电商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合作社依托“一村一品”优势,创新线下体验、线上销售模式,把特色农产品“引流上线”,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订单农业等业务。互联网+农业覆盖率达到60%。
四是加大产学研合作和研发力度。密切联系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南农等科研院所,加快推进长江中下游农业综合实验站建设,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依托科研院所,开展“三新”引进与示范,形成园区农业技术引擎。园区引进桃树霞辉5号、秋桃、翠玉梨等新品种10余个300余亩,推广果树避雨大棚40余亩,建设20亩新品种花卉示范基地;建设热带水果种植示范基地50余亩;推广水肥一体化模式、稻田绿色综合种养、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利用等新模式;建设粮油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500亩、水稻集中育秧点3处300亩,实现水稻统一育秧,统一栽插,推进粮食全程机械化作业,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97.3%,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五是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搭建创业见习、创客服务平台,扩大经营主体的数量和规模。大力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植保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家。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引导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农民主人翁优势,提高经营性收入。力争农民参加合作社比例90%,新增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比重86%。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引入工商资本,提高农业资源使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通过网络、展会、上门等途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招商活动,细心论证,全程服务,确保招引一个、建成一个、达效一个。
2019-2020的3年,园区将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这一主线,提高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一任务,联农带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一重点,凝聚发展合力,聚集先进要素,扎实稳步推进,砥砺奋进创新,为示范推广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开辟新途径,为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打造新基地,为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农户与市场有效对接搭建新平台,为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业增效开辟新途径。打造先进要素高效集聚、功能健全、产业链完整、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与农民利益紧密连接、辐射带动力强劲,高水准的农业旅游观光休闲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